星期二, 八月 18, 2009

动画电影“海之传说-妈祖”

《海之传说——妈祖》由“台湾原创动画之父”邓有立策划、林世仁执导、知名音乐人姚谦担任音乐总监,耗资 1500 万元人民币,总动画绘制张数达 15 万张,动员海峡两岸近 200 名动画创作艺术家耗时 3 年携手完成,面向全球发行了华语、闽南语与粤语、英语 4 种版本。

妈祖故事两岸三地都流传以久孝道济世博爱精神广受民间信仰;妈祖从凡人成为被崇敬对象作为海神被祭祀不仅仅航海守护神也水灾、干旱、霍乱、盗贼、战争疫病等保护神人们也都诚心祈愿妈祖保佑。

由于版权,这里不能转载,要观看视频,请链接以下网址:http://www.56.com/u60/v_NDQ0NDAzNjU.html

星期日, 七月 26, 2009

“自力更生”的大伯公

三巴旺联合宫由蓬莱殿、财神庙和天后宫3间庙宇组成。第一年,就有香客问我:“大伯公在那里?”我回答:“您到隔壁庙看看吧!”事实上,我们都没有留意到,3间庙都没供奉“土地之神”大伯公。不过,祂没有和我们计较,竟然自个儿来.....

2007年,有香客要求天后宫收留一尊约一尺高颇旧的大伯公金身。三巴旺天后宫以“只供奉天后圣母和2位护法”的守则婉拒了他的要求。可是,后来,我们在天后宫的停车场旁发现了“祂”,唯有让祂“自力更生”。

那天起,到天后宫的香客也会到停车场旁给“落难”的大伯公上柱香。大伯公没忘记感恩,越来越多的香客中了横财,要求替大伯公修饰金身。我们于是就拜托财神庙的蒋先生替我们塑了一个3尺高的大伯公金身。当然,还要为大伯公做一个大神龛,不能再让大伯公餐风露宿了。

万事俱备,我们请示了道长,要择日为新大伯公开光。怎料,道长向我们反映“大伯公指示要坐在天后宫的右边,面向迎面而来的香客,不要在停车场,那里太寂寞。”

经过了无数次的争执和商量,大家终于妥协,明白大伯公本来就是自己来到这里的,大家接受“天意”的安排,就让大伯公如愿坐在天后宫右边,面向大路。就是如今你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星期四, 七月 23, 2009

你留意到了?这里总是星光熠熠。



在星光熠熠背后,
佛光依然普照。

三巴旺天后宫
所有人的心灵驿站。

星期三, 七月 22, 2009

大师,妈祖背后为什么有个小格子?


2005年,佛像雕刻家-林峰荣大师从莆田风尘仆仆的来三巴旺天后宫为妈祖重修金身。我在一旁做超级大八卦:
“大师,你看这个妈祖有多少年了?”
“这个妈祖的造型很简单朴素,应该有100年以上了。”
“简单朴素?你的意思是说100年前的佛像没有现在的精致?”
“以前的师傅,要有“缘份”才能遇到好木料,要有“灵感”才可以雕刻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哗众取宠。”
“大师,这个妈祖的背后为什么塞了一块小木头?是因为材料不够吗?”
“这个妈祖很灵的,因为这个雕刻师傅在完成神像后,在祂的背后开了一个小格子,然后等一个生灵自己进去,才把格子封起来。”
“哇!为什么要这样做?”
“古时候的雕刻师傅常会这么做,那样佛像就会特别灵。现代的佛像都是大量机器生产的,自然就没有这个。”
“那,是什么生灵呢?是蜜蜂吗?”(我猜)
“这就不清楚了,连雕刻师傅也是等到“它”自己进去时才知道那是什么。”
“..........????”(八卦的人嘴巴张得太大,说不出话来了。)
------------------------------------------------------------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段有关阐述:

《破解古老木雕神像之谜》作者夏风说:传统木雕吸引人之处在于它--古老,神秘和精美。因为它古老-令考古者倾倒,因为它神秘-令智者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它精美-令崇美者痴迷。(略)

(转载自"经典中国-妈祖传奇”节目,实地拍摄妈祖的故乡,介绍妈祖的传奇故事、观赏多座著名庙宇及圣地。)


续集

特此声明,本宫无意侵犯知识产权。如有侵权,敬请赐知。

星期四, 七月 16, 2009

别怕!那是妈祖的蜜蜂,不会伤害你们的。


香客向我反应:每天清晨,庙里有很多蜜蜂。
其实,你们知道吗?除了小龙女,三巴旺天后宫妈祖和蜜蜂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渊源。。

4年前,我刚来到这里不到一个月,天后宫还没建好,妈祖就安在建筑工地旁临时搭建的小锌棚里。那一天,天气阴霾,乌云密布,酝酿着就是不雨。可能是气压的缘故,在锌板的间隔里涌出了一群密密麻麻的蜜蜂,蜜蜂焦躁不安的乱窜,把我们都吓了一跳,不知如何是好。正当我们准备用杀虫剂大开杀戒时,庙里的理事就向我们安抚说:“不要怕,那是妈祖的蜜蜂,不会伤害你们的。”

???怎么回事?妈祖的蜜蜂

原来,三巴旺天后宫的妈祖和蜜蜂还有一段忘年的交情,据老理事说,早在他孩提时,在汫水港,他就看见天后宫的角头有一个蜂窝。后来,天后宫迁到西山园,他又发现庙的屋檐上住了一群蜜蜂。无独有偶,1988年,天后宫搬到义顺工业区,一个星期后,蜜蜂又在庙里的屋角上筑巢。他不能肯定这些蜜蜂是不是同一群蜜蜂,不过,很肯定的是,妈祖和蜜蜂之间一定是有着很微妙的渊源。因此,2002年,天后宫搬到三巴旺后,他们就预料到蜜蜂一定会跟着而来,果然,不久,他们就看见一大群蜜蜂在工地上飞舞。

2006年,三巴旺天后宫落成后,每天天一亮,就会有一大群蜜蜂在天后宫里盘旋,似乎在向妈祖请安,很快的,他们就会陆续的飞离。那时,我对这些怪现象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一个月后,我们在隔壁的蓬莱殿屋檐上的龙头嘴中看见了一个很大的蜜蜂窝。很可惜,蓬莱殿理事基于香客的安全理由,聘请了灭虫公司把蜜蜂窝清除了。

如今,在三巴旺天后宫,每天早晨还是可以看到有蜜蜂在飞舞,然而,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壮观了。不过,香客们,别怕!那是妈祖的蜜蜂,不会伤害你们的。

星期一, 七月 13, 2009

妈祖的故事 - 暗示穷书生考题


明朝时,莆田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工部尚书康大和。康大和衣锦还乡,第一件事就是整修当地的妈祖庙昭灵宫,重塑圣母金身,增建砺山明山宫,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

相传康大和小时候十分聪明,但因为家贫,只念了几年书就不得不辍学去卖菜,日子过得相当清苦。有一次,他又赶了60里路去卖菜,卖了几天却老是卖不完,只得每晚在妈祖庙“文峰宫”旁蹲着过宿。一晚,康大和冻得浑身发抖,一时悲从中来,就对庙里的妈祖说:“圣母啊!大家说你有灵有圣,你就可怜我吧!”
第二天,他不小心被一只破碗绊了一跤,破碗翻了过来,碗底一个“天”字对着他。大和回到家里,就把经历告诉父母。他们认为这是妈祖暗示:总有一天会有好日子过。于是,就让大和继续念书。

康大和苦读了数年,终于要上京赴考了,他很担心会名落孙山对不起父母,一路上都在看书。一晚,桌上的书被风吹得哗啦啦的响,把书掀到《天道论》,他已经把这篇看熟了,便把书翻过另一章,奇怪的是,又一阵风吹来,把书又掀到《天道论》。大和记起了那个破碗,碗底一个“天”字,觉得这莫非是妈祖暗示,《天道论》和考试有关?他于是就用心的把有关的文章再重温一遍。

到了京城,进了考场,他一看题目,正是“天道之远,修德以应”。大和胸有成竹,果然考中进士。后来还当上了工部尚书。

现在你又知道多一个事实,多留意观察你的四周,妈祖可能正在暗中提示你喔!

星期五, 七月 03, 2009

妈祖的故事- “菜籽屿”


湄洲岛西南面,有一个小岛屿,叫“菜籽屿”。
相传有一天,妈祖来到这个小岛屿,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好象在寻找什么,就上前问道:
“老阿妈,你在这儿找什么啊?”
“嗨,我要找这种宝贝。”老太婆举起手中的一棵野菜,说:“找遍了全岛,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棵。”
“你找这种野菜做什么用呢?”妈祖问。
老太婆叹了一口气说:“我的孙子前些日子突然间双目失明了。只有这种菜熬成汤喝了才能治好。”
“一棵就能治好病吗?”妈祖又问。
“全岛只有这么一棵,如果我拿了,以后有人要用可就没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呢?”妈祖有意试探她。
“我想找一块好地,把这棵紫金菜的种籽种下。”
“那你孙子的眼病呢?”
“只好等它长出来再治了。”
“老阿妈,我来帮助你。”妈祖接过紫金菜一看,上面果然结了好几荚菜籽。她将菜荚采下来,用手揉了揉,只见一颗颗菜籽金灿灿的,非常好看。她便把菜籽放在手心,双心合十,向东西南北各拜三拜,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把菜籽撒在地上。一眨眼工夫,菜籽就就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很快也就布满了整个小岛屿!
老太婆被这眼前的奇迹弄胡涂了。她揉揉眼睛,定神仔细一看,果然到处都是柴金菜。她知道站在面前的姑娘决不是凡人,于是急忙问道:“请问仙姑从哪里来,仙名是什么?”
“我叫林默,家住湄洲。老阿妈,你放心采药,快快治好你孙子的眼病吧!”
老太婆赶紧跪下磕头,她采了几棵紫金菜,回到家里煎给小孙子喝,孙子的眼睛很快就复明了。
从此,那小屿上长遍了四季常青的紫金菜,湄洲岛一带的渔民都说它是“仙药”,能医治百病。小屿因此被叫做“菜籽屿”。

星期四, 六月 11, 2009

第一位登上世界最高峰的神 - 妈祖

“天后圣母”登上“圣母峰”!「登山怪傑」李小石背負馬祖南竿天后宮媽祖金身,挑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聖母峰)。

李小石表示他因为有媽祖的保佑及加持,他一路登山都相當順利,其他的山友发生事故和滑倒,他背著媽祖卻腳步平穩。他从海拔8000公尺的第4营出发,在台湾时间5月22日清晨6點15分,順利攻頂成功。尼泊爾也為媽祖登上聖母峰,特地獻上「哈達」祝福。

李小石原是馬祖南竿津沙人,一九七0年隨父親舉家遷居台灣,擁有書畫家、高山攝影、高山嚮導等多重身分,曾攀登逾兩百座三千公尺以上的台灣高山,有登山怪傑之稱。李小石成為台灣第八位攀登聖母峰成功的登山勇士,而同行的妈祖,则成為第一位登上世界最高峰的「神明」。  

鼎砂铸杯-你知道筊杯的由来吗?


相传宋朝时,莆田有一个著名的铸鼎师傅名叫刘义,他的铸鼎技术远近闻名。
有一次,他在湄洲岛为一家渔民铸鼎,旁边围着一大群乡亲看他的手艺。妈祖刚好路过,也挤进去看。
只见刘义把烧熔的铁砂浇进模型中,冷却后一看鼎底竟然有个小洞!刘义傻眼了,他不知铸了多少个鼎,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于是,他又重铸一次。
这次他算足了铁砂的份量,小心地浇铸起来。可是等到起模后,取鼎一看,鼎底又有一个小洞!这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刘义心里十分难受,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围观的人渐渐散去了,只剩下妈祖一个人。她看这位师傅连续铸两个鼎都失败,心里很同情,就对刘义说:“师傅,我来帮你好吗?”刘义见她是一个女子,以为是她冲了火神,便把满腔的怨气都迁怒于妈祖,气冲冲地说:“谁要你的帮忙?快给我走开!妈祖本是真心诚意的想帮他的忙,不料反遭一顿臭骂,就说:“好吧,你给我一些铁砂,我马上就走。”刘义的怒气未消,就端起砂锅,把剩下的一些烧红的铁砂往妈祖的跟前浇,妈祖连忙两手一并,手心向上,伸手去接。刘义吓了一跳,可是烧红的铁砂已经浇下,他以为这下必定烫伤妈祖的手掌了,赶忙挑起担子就跑。神奇的是妈祖竟然安然无事。她把烧红的铁砂一直捧到家里,往地上一放,只见地上现出两个月牙形筊杯。家里的人看见,都大吃一惊,觉得妈祖这孩子真有点不可思议。
后来,人们便学妈祖,用两个月牙形的筊杯来占卜吉凶。现在,还有不少的妈祖庙使用铁筊杯呢!
至于妈祖用双手捧着烧红的铁砂却没受伤的事,传说那是因为妈祖是水神,水能克火,所以妈祖没烫伤。

星期五, 五月 08, 2009

谢谢您!悼谢国华先生


当三巴旺天后宫还是一块土地时,理事拜访了许多建筑公司,他们老实的说:“我们想建庙,不过,我们没有钱,请允许我们分期付款。”

当然,踏破了他们的铁鞋,没有建筑公司愿意承担这项工程。

不过,也有例外的,就是谢国华先生。

谢先生说:“我没有建庙的经验,不过,这刚好是我的心愿。我很想盖一座庙。”

2005年9月28日,谢国华先生兴奋的对理事林先生说:“太好了!*终于完成了,请替我准备三牲,明天我要答谢神恩。”

翌日,大家都在等待,谢先生却再也没有出现。 就在天后宫盖上最后一块瓦片之后,谢先生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心愿,悄然的在睡眠中与世长辞……

原来,来时来,去时去,冥冥中一切均已安排.....谢谢您!谢国华先生

(*注:指天后宫的最基本雏型建筑结构。)

星期一, 五月 04, 2009

无字天书-2


一座古庙正在修缮,人们竟然在26米高的金顶内,发现了一本经过层层包裹的无字书,它纸张完整、颜色鲜艳,究竟是古人遗落,还是现代人后来放上去的?

许多谜团困扰着人们,这本无字书到底想告诉世人一个什么秘密?天津天后宫建成于1326年的元代,而书中的纸张出自百年之前,这就是说金顶肯定在那个时期曾被取下来,先人为什么要把这本没有字册子放在26米高的金顶上呢?难道其中真隐藏着什么秘密?

  当另外一个金顶也被取下来时,人们发现里面同样塞着棉花,但又有所不同。在厚厚的棉花里面,人们发现了一个今人常用的礼品包,包里竟然藏有一个字条。这张字条写于1896年,上面记录了幡杆的高度、捐献人以及捐献的时间。字条上的捐献时间是同治五年,也就是1866年,这个时间跟天后宫有关火灾的记载相差了几个月。据蔡馆长介绍,同治五年春季,天后宫前也遭遇特大火灾,大火烧毁了其中一个幡杆。秋天,一位陈兆磷先生出资捐献了幡杆,为了记录,人们把字条镶进了小册子。26年后,人们用同样的方法重修了幡杆,把记录这件事的字条塞进了礼品包内。其实字条内不只有这些秘密,字条中还有一句话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就是捐献大桅。桅杆在字典里是指船上挂帆或者悬挂信号灯的高杆,而天后宫门前的杆子叫幡杆,幡是一种垂直悬挂的狭长旗子。说明在1866年,天后宫的附近肯定有一个路河。夜幕降临的时候,当海船进入海河,金顶上的金光仍然很耀眼,从很远处就能望见幡杆所在的方向。

  时过境迁,如今26米高的幡杆已经被高楼林立的建筑所掩盖,谁也不会把它同航标灯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百年之前,这两个金顶曾经为过往的船只导航。

星期三, 四月 29, 2009

妈祖属于那个宗教呢?


中国有道、佛、儒、回、天主、基督等许多宗教系,妈祖信仰如今又遍布全世界,那到底妈祖属于那个宗教呢?

妈祖信仰始于宋朝,宋朝皇帝崇道,妈祖又被宋朝历代皇帝无数次敕封,自然被道家打上道教的印记。
但是,民间又有妈祖生母斋戒礼佛于观音大士,梦中授丸,服后生下妈祖,默娘自幼礼佛读经之说。

元代,元世祖以儒治国和以佛治心,妈祖信仰也纳入佛教,天妃庙由僧人主持。妈祖的故事里,常以慈悲、闵贫、忠、孝、仁、义、教化世人,和儒家思想很接近。

明代,妈祖信仰再一次纳入道教,以致妈祖“庙”又归入“道观”。大家知道明朝航海家郑和是回教徒,郑和的船上供奉的神明也是妈祖。

菲律宾为天主教国家,但是,菲律宾人也拜妈祖,而且把妈祖纳入天主教,尊称妈祖为“七圣母”。
日本人虽信奉佛教,但把佛教纳入日本教,流入的教系,妈祖也占一席之地。
葡萄牙人把殖民地取名澳门-“妈祖阁”,也是因为妈祖的缘故。

星期三, 四月 22, 2009

妈祖书库的传说


在湄州岛南面有一处石景奇观,那里的页岩,就像一本本叠得很有次序的书籍,当地人把这片石林叫做“妈祖书库”。

相传,妈祖从小就聪慧好学,她立誓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世人。但是,她能接触到的书籍实在很有限,无法满足她的求知欲。她冥思苦想,只得焚香跪拜,希望神明能达成她的平生大愿。

有一天夜里,她梦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指点说:“在南面石林中,有一座书库,只要您读遍那里的书,就会无所不知。但是,那些书籍,只允许您看,不许带走。切记切记!!”

第二天,妈祖就依着老翁的指示寻找,果然在石林内找到了书库。她遵守老翁的吩咐,把阅过的书放回原处,说也奇怪,读过的书放回原位时就会变成一片岩石。

妈祖在那里潜心研读,将书中所载奇学融会贯通,得以通灵显圣,终于成为一位博古通今的女神。而最终,神奇的书库也变成一片石景奇观。

星期一, 四月 20, 2009

星洲金榜山亭天后会


在新加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妈祖诞庙会就是2005年星洲金榜山亭天后会的庙会。

100多只大烧猪,一座由上万粒红鸡蛋堆成的小山,1500公斤的烧肉,200桌的宴席......是2005年星洲金榜山亭天后会庆祝妈祖诞的盛况。不过,最吸引我的都不是这些,而是,妈祖诞当天早上壮观的游行队伍。从新民路的天后会出发,用桥子把庙里的3尊妈祖神像抬到宏茂桥的云峰天后庙,这就是妈祖庙会最特殊的“回娘家”习俗。

传统的妈祖诞庙会共分成三个部分,就是“进香”“归宁-出巡”和“送驾”。这种庆祝方式也是妈祖庙会的独有特色。而值得赞扬的是,星洲金榜山亭天后会经过数十年岁月的洗礼,在地球的一端,依然忠实的体现了妈祖回娘家“饮水思源”的美德和出巡的团队的“互助友爱”精神。

99, Sector B, Sin Ming Industrial Estate Singapore 575660
Tel:65-64552242 Fax:65-64551754

(话说有一年,清朝乾隆皇帝刚好路过天津,适逢赶上妈祖诞庙会,乾隆皇帝对庙会的庆典仪式大加赞扬,恩赐了几件黄马褂给理事们,还给与极大的荣耀和礼物。从此以后,天津妈祖庙会又称为“皇会”。)

18/04/2009 新明日报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薛方基 报道
  位于三巴旺海军部路,门牌24号的三巴旺天后宫,今晚(18日·农历三月廿三日)在热烈庆祝“天后圣母(妈祖)”千秋举行晚宴上,将颁发80份奖助学金给贝拉区中小学和工艺学院的学生。
  大会贵宾是三巴旺集选区国会议员林伟杰医生。
  到时,2间小学、3间中学和1间工艺学院的成绩优异学生将从国会议员林伟杰医生手中领取奖助学金。
  
  该宫负责人表示,昔日的义顺是甘榜地区,有许多贫苦的家庭,今晚颁发的奖助学金不分种族,希望能帮助该区学业优异且贫苦的学生,也是该宫回馈社会的一个方式。

  今年的“天后圣母”千秋,善信喜敬超过320件妈祖袍,反应非常热烈!
  三巴旺天后宫负责人披露,这也是该宫历来最多善信喜敬妈祖袍的一次。

星期五, 四月 17, 2009

后港万天府


今年农历3月,好多神庙都有庆祝妈祖诞,在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很热闹的妈祖庆典值得介绍给大家。

从后港NTUC霸级超市前沿着行人道走,步行距离就可以走到后港61街。在大牌686前的草地上,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庆典场地和一尊巨型的妈祖金身。妈祖塑像约15英尺高,造型猷似湄洲岛妈祖,却比伊更添几许慈祥温柔。

万天府成立约3年,主神是“万天将军”和“妈祖娘娘”。和世界各地的妈祖庙一样,香火也是从湄洲岛祖庙请来的。庆典将从4月16日起至4月19日止,该府精心策划了多个很有意义的祈福仪式和活动,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Block 686 Hougang Street 61 #07-190 Singapore 530686
电话:91169221 Karen/90677933 白小姐
主持:蔡亚桦女士

勇义宫妈祖娘娘


勇义宫妈祖娘娘示意于农历三月二十二日(17.04.09)下午带领众理事及香客到三巴旺天后宫换香。
贵客光临,喜不自胜。
三巴旺天后宫全体同仁在此向勇义宫理事和贵客致谢。

勇义宫:1116A Serangoon Road, Singapore 328203
Tel:97598071,98529000

星期三, 四月 01, 2009

庆祝天后圣母千秋宝诞


文/邓素娟

位于三巴旺海军部街24号,拥有本地最大型妈祖金身的三巴旺天后宫,将从4月16起一连六天庆祝妈祖天后千秋宝诞 ,届时由资深道长祷请妈祖天后为善信祈福 。妈祖诞当晚该宫会设宴招待贵宾并备标福物活动,三巴旺集选区国会议员林伟杰PBM医生将受邀出席该晚的盛会,同时颁发奖助学金给坎贝拉区6间中小学的学生代表。

资深道长主持祈福和祝寿仪式 三巴旺天后宫成立迄今已超过60载,是新加坡北部唯一一间以供奉妈祖为主的庙宇。自1947年以来,天后宫虽数度搬迁,则香火之旺,至今亦然。
天后宫从4月16日起至4月21日(农历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庆祝天后千秋宝诞,活动包括由赫赫有名的普济道坛资深道长林再添主持祈福和祝寿仪式、新宝凤闽剧团呈献加礼戏和酬神戏、旅者歌台助兴表演,还邀请了许琼芳和王雷主持节目,欢迎善信前来上香祈福。

妈祖诞国会议员颁发80份奖学金 4月18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当晚,该宫将设宴庆祝,三巴旺集选区国会议员林伟杰PBM医生受邀出席盛会,并颁发80份奖助学金给坎贝拉区6间中小学的学生代表。同时,有缘的香众们可在当晚的标福物活动中把标中的福物恭请回家中,祈福保安康。

五样吉祥物送给善信今年三巴旺天后宫同样备献128份“妈祖福袋”供善众请回家中普照家中光明,大小安康,祈福转运。

另备五样精美别致的吉祥物给前来祈福的善信,这五样吉祥物包括:
• 手工精致的“时来运转”妈祖牌能消灾植福,远离厄运,带来福报。在4月17日(农历3月二十一日)随添油送出。
• 循众要求的“横财就手”磁珠手链,具有纳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在4月18(妈祖诞)(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随添油送出。
• “福禄满贯 ”玛瑙葫芦和“年年有余”玛瑙金鱼。玛瑙能驱邪护身,有助于消除浊气等负性能量;又具鸿运连连,财运绵绵的好兆头。分别在4月19日和21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和二十六日)随添油送出。
• “扭转乾坤”元宝金牛小扑满,既能贮存财富,又是可爱的摆设。将会在4月20日(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随添油送出。在07年请小金猪和08年请小金鼠的善众,可千万别错过收集小金牛的机会。
除此之外,天后宫也准备了 护身符、发财红包、发财米、红蛋,炒米粉、绿豆汤 等供善信结缘。

善信若欲预订妈祖袍、天公袍、寿桃、寿面,即日起至 4月16日可向天后宫柜台登记。

星期一, 三月 30, 2009

三巴旺天后宫的哲学


又是农历3月,庆祝妈祖诞辰的日子,台湾人庆祝妈祖诞又称“疯妈祖”。

台湾人的敢爱敢恨,绝对是最直接的,绝对不做作,称得上是性情中人。从国会上的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到热热闹闹的庆祝妈祖诞,还真说“疯”就“疯”,台湾人对妈祖的虔诚和狂热一点也不马虎。

反之,在新加坡,3天2天就有庙宇在做大日子,报章上千篇一律的报导,毫无新鲜感,这里的妈祖诞庆典引不起读者共鸣。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加上政府的“教导”有方,国人都理智得过份,循规蹈矩,疯不起来。

台湾人的“疯”和新加坡人的“静”都称得上是各有特色吧!

在庙里负责电气工程的文杰常说他自己没学问,不过他说:你知道三巴旺天后宫隐喻着一个做人处事的哲理吗?你看到千里眼(观)、顺风耳(音)和端坐在中央的妈祖吗?那就是,做人要多看,多听和沉默。

哇!!3人行必有我师!!

##EasyReadMore##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标签浏览

媽祖 (韓寶儀主唱)

一首歌(朱哲琴主唱)

Mazu and Mazu Culture

Over 1,000 years ago, a beautiful young girl by the name of Lin Mu was born at the Xianliang Port of Meizhou Bay in Putian, Fujian Province. Clever, brave and kind-hearted, Lin Mu could forecast the weather and was happy to help fishermen in distress at sea. She encouraged the people to conquer nature and defeat evil, so she was much loved and esteemed by the people in her hometown. Unfortunately she died an early death at only 28. As the legend goes, she ascended to heaven and became an immortal at Meizhou Bay located opposite to the Xianliang Port.

For more over 1,000 years, she has been living, with a composed and tender smile,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The people pay homage to her, respectfully calling her fairy, the daughter of dragon, goddness, the mother or Mazu ( a title of respect for an aged woman): rulers of past dynasties upheld her and granted her the titles of "Lady", "Heavenly Queen" and "Holy Mother"; the times have bestowed her a series of loveable and respected names such as "Goddess of the Sea", "Goddness of the the Straits" and "Goddess of Peace of the Straits".
She is none other than the world-renowned Mazu, goddess of the sea, of Fujian, China.
The respect for Mazu has turned into a wide-spread belief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Following the footprints of sea merchants and overseas Chinese, Mazu went out of Putian, out of Fujian and out of China, making her presence in many corners of Asia, America, Australia and Europe. Consequently, over 1,500 Mazu temples are found all over the world, where Muzu from Meizhou are consecrated. The belief in Mazu has become a sort of transnational folk belief with more than 100 million worshippers. However, different from a religion in the ordinary sense, is a special kind of ideology connected with theology, religion, folklore, sociology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sea commnication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and Taiwan. This is the culture of Mazu which has aroused an extensive interest and great atten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is now under integral part of th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 part of the brilliant civilization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a number of academic groups, experts and scholars working on research of Mazu and published special works on the subject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o regions and in such countries as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Singapore and Malaysia. The research on the Mazu culture has a great appeal and cohesive force to the Chines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Now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Mazu culture have become valuable material in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navigation, science, overseas Chines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islands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folklore and religion of ancient China.

在新加坡追寻天后圣母妈祖的足迹(Mazu @ Singapore)

以下是善信提供的资料,欢迎善信补充和指正,谢谢!

(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不复存在。大家还是希望将其记录在妈祖的足迹中。)

天福宫(Tian Hock Keng)158 Telok Ayer Street

粤海清庙 (Wak Hai Cheng Beo)30B Philip Street

海南会馆
琼州天后宫 (Hainan Hui Guan) 47 Beach Road

福州会馆 (Fu Zuo Clay Association)
21 Tyrwhitt Road

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家族自治会 239 Cantonment Road

新加坡潮州西河公会 285 River Valley Road

云峰天后庙 (Yun Feng Tian Hou Miao) 8a Ang Mo Kio Street 44

星洲金榜山亭天后宫 (Kampong San Teng Tien How Assn) 99 Sim Ming Ind Estate Sector B

保赤宫(陈氏宗祠)15 Magazine Rd

新加坡三和会馆 409 Jalan Besar

南洋莆田会馆 兴安天后宫 25 Geylang Road

木山圣母宫(Bak Sua Siah Boon Temple) 21 Bangkit Rd

圣母宫 Blk 95 Henderson Road

廣應宫 (Guang Ying Gong) Bt Purmei

金合发联谊社 (Jin He Fa Lian Yi She) Upp Hokkien Street

圣莲宫 (Sheng Lian Gong) Telok Blangah Cres

济正堂 (Ji Zeng Tang) Blk 159 Ang Mo Kio

西河别墅(Sai Ho Piat Su)777 Upp S'goon Rd

半港天后宫(Ban Kang )80 Rivervale Crescent Sengkang New Town

慈悲妈祖宫 (Ci Bei Ma Zu Gong) Blk 116 Pending Rd

后港万天府 (Wan Tian Fu) Blk 686 Hougang St 61

灵慈行宫(Ling Ci Xing Gong) 53 Truro Road

善德宫(Shun De Gong) Geylang Lor 29

天后庙 (Tian Hou Miao) Geylang Bahru

善兴坛 (Shan Xing Tan) 蔡厝港联合殿

钟头宫 (Zhong Tou Gong) 109C Hougang Ave 5


天德圣庙 (Tian De Sheng Miao)

吉山庙 (Ji Shan Miao)

紫云开吉宫 (Zi Yun Kai Ji Gong)

勇义宫 (Yong Yi Gong) 1116A Serangoon Rd

善莲堂 (Shang Lian Tang) 28 Admiralty Street

玉皇殿(Jade Emperor Temple ) Havelock Road

汕头社天后庙(Swatow Sia Mazu Temple)5 Geylang Lorong 40

新加坡宁阳会馆

林厝港阿妈宫

新加坡红灯码头电船公会

新加坡摩多船主联合会

星洲碳商公局

永春会馆

文山联谊社










网络里有很多可爱的卡通妈祖,称为Q版妈祖。这个妈祖是不是很可爱?(点击图像,有更多Q版妈祖)

妈祖论坛

新华网-妈祖在线

妈祖灵签 有求必应 心诚则灵

妈祖灵签 有求必应 心诚则灵
点击图像,网上求签。

湄州在线

白沙屯妈祖链接

妈祖城网

湄州岛

南海妈祖链接